牽罟海洋公民科學家

傳統漁業×現代科學×永續漁業


計畫緣起

牽罟,又稱地曳網,曾是宜蘭沿海地區重要的漁業活動。其漁法係透過舢舨將由網具布放至海裡,而漁網兩端則以人力固定在岸邊,當魚群被圍住後,再由岸上人群同心協力將漁網拉上岸。過去宜蘭壯圍曾有數十組牽罟隊,隊伍主要成員由村內壯丁組成,魚汛期間一旦發現魚群出沒即下網,凡是參與的人皆能分到一些漁獲,可說是早期臺灣社區參與的重要代表性產業。然而,隨著動力捕撈漁法盛行,加上漁業資源減少以及海岸線倒退,這種集合眾人之力,將漁網拖上岸的捕魚方式已逐漸沒落。直到近年來,為強化社區發展、保存傳統文化,宜蘭頭城的港口社區,以及壯圍的後埤及廍後社區,才重新以旅遊活動的方式,帶領遊客體驗消失近40年的牽罟文化。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智慧樂活水產村」USR計畫團隊,於2020年4月來到宜蘭沿岸社區,體驗了此強調漁村互助合作精神的傳統漁法,並體認到該漁法具有不過度掠奪、能與自然資源達到平衡的意義,相當適合做為推廣海洋教育、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之體驗活動。因此,本團隊結合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的海洋資源研究室長期進行之農民曆節氣魚調查,並加入公民科學家之調查概念,期待藉此能使社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更具環境資源永續與海洋教育之加值效果,並為推廣宜蘭沿岸地區之旬魚文化建立背景資料基礎。


公民科學調查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是指可由公眾參與的科學研究,其通常是先由專業科學家依據調查目的及需求進行規劃,接著讓非職業的科學家、科學愛好者與一般民眾有系統地協助或操作科學研究的部分或全部內容。透過公眾參與,不但能夠取得長期且大量的調查數據,也能補足專業科學家不易進入或抵達的空間與環境資料。在有系統且科學性的規劃下,這類的公民研究調查資料,已被正式科學研究單位所接受認可。

臺灣的漁業資料收集,通常必須仰賴漁業研究船實地下網作業,或是由職業船員及調查員填報漁獲數據。牽罟是臺灣傳統的沿近岸漁業,近年來已轉變成文化體驗活動。當牽罟活動結束後,所捕撈漁獲往往由參與遊客及社區居民自行分拾、或由社區統一烹煮成海鮮料理供遊客食用。為讓牽罟文化體驗活動效益最大化,本團隊規劃「宜蘭沿海牽罟漁獲紀錄公民科學家計畫」,讓參與社區活動的遊客,在分拾與烹煮漁獲的空檔協助測量記錄漁獲數據,並透過解說認識自己所捕撈的漁獲物種,達到海洋永續教育的意義。 


宜蘭沿海牽罟漁獲紀錄公民科學家計畫 

本團隊所規劃之公民科學家計畫包含三個步驟,分述如下:

  1. 漁獲簡易分類:
    牽罟活動結束後,將漁獲載運至廣場空地,由團隊或社區成員簡單介紹今日所捕撈之魚種及其生態特性、適合料理方式等,同時鼓勵民眾協助將不同魚種擺放至指定位置,以便後續測量。
  2. 體型拍照記錄:
    為減少體型紀錄時間,本團隊製作一張大型公民科學家帆布,並於上面繪製主要漁獲種類外型及1公分大小之刻度,由民眾將漁獲依序放在帆布上,並從正上方拍照紀錄。之後再由本團隊成員於研究室以影像處理軟體量測魚體體型大小。另於現場量測主要漁獲種類重量。
  3. 介紹旬魚及海鮮指南:
    拍照記錄結束後,由團隊或社區成員介紹宜蘭沿岸的「旬魚」,即「當下節氣之漁獲」,同時介紹何謂海鮮指南並鼓勵民眾依據指南建議,挑選購買符合海洋永續精神之魚種。

成果簡介 

本計畫參與之社區包括宜蘭頭城鄉的港口社區,以及壯圍鄉的後埤社區與廍後社區。數據收集紀錄與執行則包括本團隊「公民科學家計畫」成員及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海洋資源研究室「節氣魚調查」之數據。另外,2021年由於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多數牽罟活動皆取消,故未有相關數據資料。計畫現階段成果如下

  • 調查期間與水文資料

本計畫總共進行11次調查,期間為2020年5月至9月,涵蓋小滿至白露等6個傳統節氣(表1)。雖然傳統牽罟進行時必須考慮漲退潮之影響,以便決定網船下網位置及方向,但體驗活動則以遊客抵達及後續安排時程為優先,故不分漲退潮皆有下網。調查期間水溫範圍自25.6度至31.6度,鹽度為千分之25至36之間。

  • 漁獲物種組成

計畫調查期間,以牽罟漁法捕獲魚類24科至少32種魚類、甲殼類1科1種、頭足類1科1種,總計861尾個體、總重量為78354公克(表2)。從漁獲尾數來看,以鰏科魚類最多共284尾,佔33.06%,其次為鰺科魚類96尾(11.18%),再次者為鯷科魚類82尾(9.55%)及鯔82尾(9.55%)。從漁獲重量來看,以鯔最多共25801公克,佔32.99%,其次為鶴鱵科魚類9227公克(11.8%),再次者為黃魟9200公克(11.76%),後續亦有虱目魚(5295公克,6.77%)、帶魚科魚類(3370公克,4.31%)、鰏科魚類(2615公克,3.34%)等。

由結果可見,2020年5月至9月調查期間,宜蘭沿岸牽罟漁獲以鯔、鶴鱵科、帶魚科、鰏科及鰺科等魚類為大宗。其中黃魟及虱目魚雖然也是漁獲重量組成的主要物種,但主要係因為其單一個體即有較大之體型及重量,考慮其數量較少(分別為1尾及7尾),不列為主要漁獲物種。

主要漁獲物種的數量及平均重量之時序列變化。鯔魚方面,其在小暑及立秋兩個節氣分別有較多之數量(分別為7月中及8月中),平均重量則隨時間上升在大暑節氣(7月底)達到高峰,之後下降持平直到白露(9月底)。鶴鱵科方面,在立秋時具有較多數量,但平均重量則有相反之趨勢。帶魚科方面,在小滿(約5月底)、大暑及立秋等節氣有較多之捕獲數量,並在立秋時達到高峰。鰏科方面,在大暑時捕獲其他節氣2倍以上之數量,平均重量除了未捕獲之節氣外,皆維持在10 - 20公克之間。最後,鰺科漁獲數量在小滿及立秋有較明顯高值,平均重量則在夏至(6月底至7月初)及立秋兩個節氣較高。整體來說,鯔魚是唯一在所有調查節氣中皆有被捕獲之魚種,顯示鯔魚應是宜蘭沿岸海域的優勢種類;而主要漁獲物種在立秋節氣皆呈現較高之數量或平均重量,但由於調查時間較短且缺少歷年資料之比較,未來仍需持續監測以累積更多資料,以便建立更符合在地現況之節氣旬魚物種。

  • 公民科學家影像紀錄可信度

為減少牽罟漁獲組成調查時,測量魚體長度所需的時間與人力,且考量讓未受過專業科學訓練的民眾也能參與測量過程,本計畫針對體型偏小的魚種(例如鰏科及鰺科等)採拍照紀錄後,再利用影像處理軟體估算體長方式進行。在影像紀錄可信度方面,將鰏科及鰺科魚類共兩組的實測全長及數位影像估計全長進行統計分析比較。結果顯示,鰏科魚類的平均實測全長為7.57±0.62公分,平均數位估計全長為7.44±0.59公分(n = 28);鰏科魚類的平均實測全長為6.13±0.17公分,平均數位估計全長為5.90±0.17公分(n = 4),兩組皆無顯著差異(p < 0.05)。證明採公民科學家影像方式記錄魚體體長,應是準確且可信的。

  • 宜蘭沿岸海域節氣旬魚建議

根據本計畫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的調查結果,搭配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海洋資源研究室於2018年及2019年「節氣魚調查」之捕獲魚類資料,鯔魚在小滿、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及秋分等8個節氣期間的出現頻度較高,因此建議可將鯔魚列為宜蘭沿岸海域夏季至秋季期間的旬魚物種。由於此時臺灣沿近海的本地種鯔魚尚未進入生殖季節,肉質結實有彈性,可烹煮做成蒜香紅燒烏魚、烏魚米粉湯以及麻油烏魚等菜餚,作為地方漁村特色料理。其他數量較多的白帶魚、鰏科及鰺科等魚類的肉質細緻,亦可適當加入作為旬魚魚種,料理方式可採乾煎或油炸,亦為新鮮又美味的在地節氣食材。

另一方面,考量本調查計畫須配合社區牽罟活動,採樣時間集中在春末至秋初時間,且缺少歷年資料佐證,故許多魚種的出現頻度相當不固定,體型變化亦未符合成長趨勢。建議未來仍須持續監測調查,累積更多的基礎資料,同時配合其他漁業調查數據(例如體長頻度分布及港口卸魚資料)與漁海況資訊(例如衛星遙測),以期建立更符合在地現況的節氣旬魚指南。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辦公室
連絡電話 02-24622192#2152
蔡之庸 計畫專員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